1、层流净化手术室送风气流的流型
层流净化手术室送风气流的流型在国内外主要有垂直单向流、水平单向流和非单向流等。
在我国2002年“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中规定:Ⅰ级洁净手术室的100级洁净区域(手术区)的气流必须是单向流(垂直单向流),而且过滤器的满布率应75%-85%;对于Ⅱ级、Ⅲ级和Ⅳ级洁净手术室的手术区是低于100级的洁净区,其气流流型为非单向流,但送风口宜设在手术区的上方,过滤器宜集中布臵在手术区上方的送风口处,要求洁净的气流覆盖手术区,使手术区获得的净化效果。
实验证明:在各种不同的送风速度情况下,垂直单向流比水平单向流手术室的细菌浓度低。
2、层流净化手术室的风量、温度和湿度
根据2002年我国“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规定:Ⅰ级洁净手术室的单向流断面风速为0.2-0.3m/s;Ⅱ级洁净手术室的换气次数为30-36次/h;Ⅲ级洁净手术室的换气次数为18-22次/h;Ⅳ级洁净手术室的换气次数为12-15次/h。
我国规定手术室内温度(℃)在22-25之间,手术室内相对湿度(%)在40-60之间
手术室工作要有严格的工作流程,设备、物品相对固定。为了控制人员进出次数,应将与手术相关的各种物品如敷料包、器械包、补液架、踏板、器械台、显微镜及腹腔镜等器材放臵在固定手术间,由专人负责清洁检查和管理。制定精密仪器管理制度,建立仪器档案,严格使用人责任制,设立专人维修记录。手术结束后,由专人对仪器采用器械清洗液超声清洗,不宜高压灭菌的仪器用2%浸泡灭菌,所有手术器械由供应室负责接收清洗、检查保养。
层流手术间洁净区必须离手术台四边至少各1米的范围,非无菌物品及设备不能放臵于洁净区内,设备应采用无菌单与手术部位隔开。需反复使用的物品术后用1‰含氯消毒剂浸泡与擦拭,紫外线灯照射1小时手术用过的物品用处理。特殊手术物品处理时应将废弃物焚烧;手术器械用2%浸泡30分钟后高压灭菌;墙面、地面、推床、用0.5%擦拭,然后用甲醛和熏蒸24小时后通风,连续3次培养无菌方可使用。
清洁手术部门一般分为清洁区。清洁区。污染区。自然区和患者通道的四个区域;工作人员通道;灭菌项目。一次性灭菌项目和设备通道;污染废物。设备通道和其他四个人。物流通道。还有一个气流通道,从高清洁水平→低清洁水平→清洁区→污染区形成气流方向。
清洁手术部门的平面布局原则是功能过程合理。清洁污染流线清晰,有利于减少,有效组织空气净化系统,经济满足清洁质量。根据国外手术部门的成功实例和医院清洁手术部门建筑技术规范的要求,手术部门应按照3区2通道(即手术区、辅助区、其他房间区、清洁走道、准清洁走道)的原则进行布局,术后人员和无菌物品通过清洁走道,通过污水通道,使污水分离能使污水及时处理,从根本上减少交叉污染的可能性。
合理安排人员和物流,使流线短,方便医务人员的活动。这将提髙效率,才能提髙效率,有效地防止。建筑布局应简洁,和物流不应过于繁琐和复杂。否则,员工将放弃它,如自由行走,这更有可能造成污染。
4.清洁手术部的工艺设计原则。
流程清晰、合理,防止,缩短操作路线,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手术质量。
(1)
①患者病房患者(来或平车)→在手术室清洁区换车。更换被子→清洁通道→准备室→清洁手术室→复苏室→清洁通道→更换车辆。被子→ICU或病房。
②在医护人员清洁区换鞋→更衣室,脱下外面的工作服→两个更换手术服→缓冲室或直吹室→清洁走廊→刷手间→清洁手术室→清洁走廊→缓冲室→两个→淋浴室。
(2)物流
①无菌物品、敷料、灭菌仪器设备。一次性无菌物品:清洁通道→手术室清洁通道→无菌物品或仪器存放室→清洁手术室→清洁通道→污水室初洗。消毒后包装→清洁通道→压力蒸汽灭菌室消毒→手术部无菌物品室。供应室→无菌物品通道→手术室。
②废物清洁手术室→清洁走廊→污垢室→通道→出手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