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净室(区)的温度和湿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生产工艺对温度和湿度无特殊要求时,洁净室(区)温度应为18~26℃,相对湿度应为45%~65 %;
(4)不同空气洁净度等级的洁净室(区)之间以及洁净室(区)与非洁净室(区)之间的空气静压差不应小于5Pa,洁净室(区)与室外大气的静压差不应小于10Pa;
(5)洁净室(区)应根据生产要求提供照度,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主要工作室一般照明的照度值宜为300lx;
2) 辅助工作室、走廊、气闸室、人员净化和物料净化用室的照度值不宜低于150lx;
3)对照度有特殊要求的生产部位可设置局部照明;
(6)非单向流洁净室(区)的噪声级(空态)不应大于60dB(A),单向流和混合流洁净室(区)的噪声级(空态)不应大于65dB(A)。
空调风系统设计2010版GMP采用欧盟的净化级别划分规定,按实际生产状况分别设定了A、B、C、D这4个级别,在净化空调设计时可按相关规定的具体要求进行选定。
1.1 C/D区域的空调系统使用频繁的C级和D级区域均采用全空气风道式空调系统。
净化空调空气处理流程
空气处理具体流程为:室外新风→粗效过滤→回风混合→表冷→风机加压→加热→中效过滤→过滤→送入室内。净化空调系统的空气需要经过粗效、中效、三级过滤,其中空气的粗、中效过滤和等焓加湿处理均由组合空调箱负担,而空气的过滤则由洁净区房间的过滤送风口完成。送入洁净区的空气从房间内的回风口经回风管回至组合式空调箱的回风段。
净化车间工程空气净化系统的工作模式
企业的净化车间工程洁净室本身是对尘粒及微生物含量进行控制的区域,其建筑结构、设备、工艺均具有减少对该区域内污染源的介入、产生和滞留的功能。随着产业的发展、大气污染加剧及生物隔离的需要等,净化车间工程应用的领域更加广泛,对洁净室的需求已从开始电子行业向饮品、、生物工程行业延伸,空气净化、生物隔离也会纳入洁净室体系。随着产业发展的进一步细化及国家对产品质量的要求提高,对净化车间工程的建设和升级改造需求会出现大幅度增长。